你好,欢迎来到稻城亚丁景区

稻城原始宗教——苯教

有关史前藏族本上原始宗教——苯教,目前可靠的文献资料很少。但是从已经佛教化了的苯教,从其典籍和现存的祭祀仪轨等仍可以看到原始苯教的影子。
   苯教的创始人叫辛统米沃,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。他出生在古象雄的欧摩隆仁(现西藏阿里地区)。到了藏族第一代赞普——聂赤赞普时,藏族有了第一座建筑——雍布拉康,有了自己古老的宗教——“苯教”建造了第一座苯教寺院——“拥忠拉者色玛”。
   苯教把宇宙分为三层境界,最高层——天,是天神居住的地方,住着天神六兄弟和他们的眷属。最大的天神是“什巴”,他是创世主。中层是人居住的地方。下层是神魔鬼怪凶煞居住的区域。如;年神、龙神、还有赞神、土地神等等。他们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,能给人以褐福、灾祥、吉凶,人们是千万不能触犯他们的。苯教还把世界视为由许多相联系的方格组合成的,天、人、魔鬼各处于一定的方格之中,这种并列的方格观念其实就是各个原始部落的独立、平等关系的朴实反应。
苯教在其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三个宗派:
1.笃苯
    在聂赤赞普之后第六代达赤赞普时,前藏翁雪纹地方,一个叫汝辛的苯教大巫师,宣称能通神鬼,精通祭祀、禳拔、遣送、役使鬼神的法术,能“上祀天神,下镇鬼怪,中兴人宅”。他把过去苯教的种种巫术加以总结,并把各地的苯教徒联合起来,形成了笃苯派,又称苯教黑派。
2.洽苯
    在布德贡杰赞普时期,为了缓和苯教和赞普王室问的矛盾,苯教徒从克什米尔、勃律和象雄请来三位苯教巫师。这三位巫师带来了一套苯教的教义。从此结束了藏地苯教只重巫术没有宗教理论的历史。有的藏文资料说,自布德贡杰到吐蕃王朝建立前,是苯教发展的第二阶段,亦即洽苯派盛行时期。
3.觉苯
    吐蕃王朝中后期,佛教传入西藏后,佛、苯二教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,相互兼容并蓄,融合。苯教徒翻译了不少佛教经典,并改造成苯教典籍,逐渐形成党苯派。“觉”藏语是翻译,改变之义,也含有染色的意思、谓这种苯教染上了佛教的颜色。为了保待自己在藏地的一席之地,许多苯教徒将翻译的典籍私藏起来,作为伏藏,以后投出传世。